〈台北都會〉泰山自立宿舍 助育幼院青少年安居
〔記者何玉華/新北報導〕在育幼院長大的孩子,最慢到了十八歲就必須離院自立,新北市目前安置的兩百四十多名少年中,目前約有九十人離院後沒有家庭、親族支援,面臨自籌生活費、房租的自立需求,社會局為了協助這些孩子先有穩定的生活,在泰山區規劃一處結合社區的「自立宿舍」,提供短暫的居住所,幫助他們適應工作,盡快讓生活進入常軌,廿日將揭牌營運。
結合社區活動空間
社會局兒童少年福利科長林秀穗說,自立少年「一包衛生紙都要自己買」,沒有家庭、親友支援,所有生活花費都要自己賺,若以房租四千元、押金兩個月,一口氣要付出一萬兩千元,根本無力負擔;因此除了每月房租補助三千元至五千元、生活費用三千元至五千元,新店有兩處自立宿舍,分別提供少男、少女各六個床位,泰山區新增十個床位的「自立宿舍」,是首處結合社區活動空間的處所。
免費提供居住3至6個月
泰山這處「自立宿舍」是三層樓的建築,一、二樓開放為社區少年使用的空間,有多功能的場地提供練舞、公民參與、社團等等活動,三樓提供十床宿舍,免費居住三至六個月,在這段期間,社工員會陪伴少年找工作、適應環境,有了穩定的收入後,就會搬離。
東華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華源說,好的安置機構會讓孩子在準備好的狀況下離開,但終究十八歲的孩子還是會有很多青少年期間出現的問題,當自立少年需要協助、照顧、關懷時,應有一個類似家庭的地方提供溫暖,而不只是監控、管教,「自立宿舍」應扮演讓這些孩子「安居」的地方,提供協助與關懷。
大同育幼院院長黃劍鋒說,離院的少年常碰到工作不穩定,連租屋都成問題,加上缺少支持系統、人際網絡,若沒有適當的朋友關心、協助,很容易誤入歧途。因此育幼院重視幼小時日常生活家事訓練、青春期自主能力、職涯發展、工作體驗探討,「孩子一進來就要幫他們為離開做準備」,讓他們更容易適應社會。